编者按
2021年,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的统筹下,由于金明院士、马丁院士、徐兵河院士、沈志祥教授指导,秦叔逵教授、马军教授执笔,在2017年《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规范化管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更新制定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简称《CSCO升白指南v2021》),是CSCO指南系列的重要补充。《医师报》紧跟前沿,践行规范,特别邀请指南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李贵玲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姜洁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新版指南妇科肿瘤相关内容做出解读。

妇科三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联合放疗或化疗。70%以上宫颈癌和80%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需接受放疗[1,2],约45%的复发患者会因既往盆腔放疗导致骨髓脂肪化,造血功能降低,FN发生率比其他肿瘤高出数倍。因此妇科肿瘤患者需要更积极地进行FN预防以确保患者能通过足量、足疗程的治疗获得良好疗效。
卵巢癌治疗模式随靶向药物的发展发生了极大改变,手术化疗后部分患者可采用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PARP抑制剂同样具备细胞毒性,有研究表明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和维利帕利等均可增加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3],因此,长期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和FN的风险很大,更需要做好FN风险分层和FN预防管理。
妇科肿瘤往往对化疗药物非常敏感,同样要求如期足量的化疗(表1),化疗剂量的减低将影响疗效。预防性使用G-CSF可减少妇科肿瘤患者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表1 妇科肿瘤常见FN中、高风险方案

因肿瘤患者个体化差异、用药方案的不同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或FN的风险有所差异,化疗前应进行FN风险评估,精准筛选最可能从G-CSF中获益的人群。《CSCO升白指南v2021》根据患者疾病类型、治疗目的、风险因素和治疗方案等对FN风险予以分级。
研究表明既往放疗也是FN高风险因素,因此《CSCO升白指南v2021》建议在密切监测患者血液学指标的情况下参照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以及治疗原则使用G-CSF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

图1 FN风险分层管理
患者FN风险需每个周期结合实际情况重新评估,以确定当前FN风险分类和治疗目的:
妇科肿瘤治疗中发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FN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CSCO升白指南v2021》涵盖了肿瘤放化疗后具体管理办法并增加新冠疫情常态化后的管理,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非FN高风险人群的预防性用药如何个体化管理、FN风险分层和管理精准量化、不同放疗手段中长短效G-CSF的应用时机、新型药物(口服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的FN风险管理等。目前这些问题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随着《CSCO升白指南v2021》的发布,“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项目组”正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全国指南巡讲活动,加深肿瘤医生对肿瘤放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FN的认识,规范诊疗流程。同时,各级学会正利用多媒体媒介、患教会活动等方式让医患共同提升粒缺管理观念。临床研究者也在精准设计和实施新型抗肿瘤治疗中发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FN治疗和预防的临床研究,希望未来能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更新指南,确保抗肿瘤治疗FN管理水平的高效提升。
文章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网址: http://www.xdzlyx.cn/zonghexinwen/2021/1230/659.html
现代肿瘤医学投稿 |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现代肿瘤医学版面费 | 现代肿瘤医学论文发表 | 现代肿瘤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