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食管癌——食管镜
随着医学条件的优化,当代人体检的频率显著增加,能够更好地预防和筛查疾病,但是很多癌症病人却会发现,普通体检似乎对肿瘤“失效”了,就像周先生一样,明明认真做了体检,却没有及时发现癌症,这其实是大众对体检的认识不清造成的。
6、宫颈癌——巴氏检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每年做一次食管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令英建议:年轻女性如有性生活两年以上、婚后一年以上和老年女性要定期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同时妇科筛查建议女性朋友们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盆腔B超等,对妇科肿瘤加大筛查力度。
既然常规体检对肿瘤作用有限,医学界也考虑到这一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癌症筛查”的概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筛,只要针对肿瘤类行选对检查项目,就能极大地提高癌症的检出率。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1]《防癌体检值得做吗?肿瘤专家呼吁:这6个项目不能省》.生命时报.2019-06-29
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死亡率也上升,《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建议,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以上,且符合下面某一条件的特定人群:
但如果想要精准筛查癌症,对癌症起到有效的早期预防和症状判断,则需要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才有效果。
然而半个月前,周先生频繁出现腹痛、排便不畅、体重下降的情况,在家人的催促下,他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镜下提示肠内有占位病变,病理结果显示为结肠癌晚期。
[3]《肿瘤标志物异常不等于患癌 增生、囊肿、结节一样吗?》.河南卫生健康新闻网.2022-02-22
肺癌是国内恶性肿瘤中,病发率和致死率最高的,人群中的病发风险和年龄增长有关,一定要重视。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 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一个人生病的风险来源于遗传(家族病史)、个人体质、年龄、性别、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基础病史等等,在检查和治疗时还受经济情况的制约,因此体检也要个性化,不能一概而论。“1+X”才是最好的选择体检的方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表示:钼靶X线摄影的剂量低、副作用小,但是由于其对乳腺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所以结果准确率也比较高。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查。
常规体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大众筛查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由于针对性弱,所以对肿瘤缺乏强有力的筛查功能,这才导致了类似于周先生这样体检后突发癌症的现象。
1、肺癌——CT检查、胸部X片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有人认为,既然常规体检不能准确筛查出癌症,那还不如不做,免得浪费钱。其实,目前为了应对各种体检需求,体检项目有了进一步的针对性,如全面体检、入职体检、升学体检、保险体检等等,可以帮助筛查人体基础疾病、常见病、高发病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人们生存最基础的健康需求,并非浪费钱。
周先生无法接受:“我半年前才全身体检过一次,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怎么突然就查出癌症晚期了?”
全球50%的食管癌患者都在中国,但其实食管癌早期治愈率高达90%,只要筛查做得好,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抗癌难度并不高。
总结:体检是人们预防和早筛疾病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定期做好体检,并且根据“1+X”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便能有效地早期发现疾病,及时干预,保护自己的健康。希望大家都可以提高对体检的重视,同时也要矫正对体检的错误认识,学会正视体检、正确体检。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然而病例报告明明白白的结果,周先生无法接受也不得不接受,他很气愤:难道体检都是骗钱的?连癌症都查不出来,还有必要做吗?
文章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网址: http://www.xdzlyx.cn/zonghexinwen/2022/0712/764.html
现代肿瘤医学投稿 | 现代肿瘤医学编辑部| 现代肿瘤医学版面费 | 现代肿瘤医学论文发表 | 现代肿瘤医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